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一电蓄电池新能源产业设备更新政策传递哪些信号

2024-11-28 21:56:56      点击:
一电蓄电池七大任务可分为“4+2+1”三个板块,即推进火电、输配电、水电、清洁取暖四个行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风电、光伏两个行业的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同时加强能源行业标准供给和升级。万变不离其宗,不同举措都围绕着减碳、提效开展,体现出政策服务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宗旨,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从《实施方案》中不难发现,政策对中国传统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有所区别,精准地反映了两者所处不同发展阶段、需解决不同问题。


一电蓄电池大规模设备更新与节能减排


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现阶段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内容之一。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初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提出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要求。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计划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国资委表示未来5年中央企业将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8月,能源领域政策出台。从投资规模上看,2023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9675亿元、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275亿元,如果按25%的增长率测算,2027年电源、电网投资规模将达1.87万亿元。


一电蓄电池可见,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从国家层面全面推进各行各业节能减排、扩大内需、促使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重大举措。政策旨在通过提高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装备技术的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尽快扩大先进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本质上是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现有生产力脱胎换骨、扩大“新质生产力”应用的过程。


一电蓄电池按照国家统计局分类,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可分成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虽然设备工器具购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低,但对建筑安装工程存在一定的对冲效应。


一电蓄电池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业低迷、制造业诸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从提出行动到加力支持,再到资金支持、央企率先落实,政策正层层推进,体现出必要性和紧迫性。


以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光伏、风电跃升为中国的第二、第三大电源,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风光产业高歌猛进过程中,过去制约产业发展的成本高、消纳难、储能少等瓶颈问题正逐步解决,但风电场资源稀缺、老旧电站效率低、废旧设备淘汰处理和回收利用等新问题开始凸显。


新政策解决新问题。风电领域,《实施方案》鼓励对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改造升级。2023年,中国陆上风电机型最大单机容量达到了11兆瓦、平均单机容量达到8.9兆瓦。可见,通过大风机替换可以激发出老旧风电场单位土地面积发电量的巨大潜力。


一电蓄电池光伏领域,《实施方案》要求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和光伏电站土地使用效率。2023年,量产电池的转换效率都达到25%以上,龙头企业纷纷布局TOPCon、HJT、IBC等新型大尺寸电池技术,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加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新设备替换可以系统性释放老旧光伏电站的发电潜力。


从风电、光伏产业长远健康发展角度出发,不能仅抓设备制造、发电环节,还应从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考虑碳排放问题,特别是风电、光伏进入大规模普及应用时代,将产生大量固废,此时,构建风电、光伏的循环经济尤为重要。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6项重点任务。


本次《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健全风电、光伏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工作,支持光伏组件低成本绿色拆解、高效环保分离技术和成套装备研发,对于培育和壮大中国风电和光伏设备再制造业、建立健全风电和光伏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大量设备更新需求表明市场进入成熟期


“十一五”时期,中国风电市场开始启动,接棒水电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最近十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近几年波动幅度较大(如图1所示)。风电产业经历了从整机进口、进口替代再到出口海外的发展过程,在做大做强中逐渐步入成熟期。


光伏设备由于初期成本高,刚开始主要出口到发达国家,国内市场起步略晚。在国外“双反”政策打压下,2013年才开始启动国内市场。“十二五“时期,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呈爆发式增长;快速发展十余年后,光伏成本降低八成以上,技术经济优势凸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以来,“十四五”时期光伏迎来了第二轮爆发式增长(如图2所示)。从市场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速度、进入壁垒等角度看,国际国内市场共同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快速进入成熟期。